本期讀書會觀看了白巖松帶來的演講視頻《光陰的故事》,聽其分享了如何在人生不同階段找準自身的定位,在漫長的歲月中不忘初心,毅然前行。
曾幾何時,報紙、電視、廣播、雜志才是炙手可熱,新聞活動的主體是專職的新聞工作者,傳播是媒體人的專職。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,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改變,新媒體應運而生。一部手機,一段文字便具備了發布信息的基礎,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,你我他都是傳播者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被稱為“「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」”,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,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,也是市場經濟的「基本法」。
激勵老板
激勵老板
立志“為萬世開太平”的王陽明,為何好端端要離家出走?而他的父親又是如何降伏這個頑劣的兒子呢?這些事情又是如何一步步成就他的心學?讓我們逐步揭秘。
說王陽明十二歲才開始系統地研讀四書五經,但他遠遠高于其他同齡人的領悟能力,常常讓老師們驚訝不已。然而王陽明注定既是一個天才兒童,也是一個“問題兒童”。
王陽明一代心學宗師,從被囚詔獄到被貶龍場,他經歷九死一生。從南贛剿匪平寧王之亂一路所向無敵,他一生最愛是講學,他說人人心中都有個圣人,五百年過去了,他提出的知行合一、事上煉、致良知又將如何影響今天的我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