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progress id="zd43m"></progress><samp id="zd43m"></samp>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zd43m"><strong id="zd43m"></strong></menuitem>
        2. <tbody id="zd43m"></tbody>

          1. 文化動態

            【文昌讀書會第112期】杜甫傳!

            2023-02-06 389


            文昌讀書會


            2023年第4期(總第112期)


            《杜甫傳》


            杜甫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。杜甫的一生飽經戰亂,顛沛流離,歷經磨難,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,直到白居易開始推行新樂府運動的時候,他的詩句和才華才被大家認可,最后被封為“詩圣”,說他寫的詩都是“詩史”。

            無憂童年

            杜甫的家族是晉代名將杜預的后代,祖父杜審言是初唐“文章四友”之一,奠定了五言律詩的形式,父親杜閑曾任奉天縣令。他的家族遵循儒家禮教,積極入仕,而且有寫詩的傳統。

            杜甫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,早年喪母,寄養在洛陽的二姑家中,七歲作詩詠鳳凰,九歲書法有成就,經常與洛陽名士交流,他的詩文為洛陽名士所稱贊。



            漫游十年

            731年,正值開元盛世,杜甫開始了漫游旅程,沿著運河到淮陰、揚州、江南、南京。

            735年,回到鞏縣,準備考取進士,最終以落榜收尾。由于家境很好,又繼續在齊、趙(山東、河北南部)地區漫游。寫下氣勢磅礴的《望岳》。

            741年,從山東回到洛陽。

            744年,洛陽遇見李白,李白當時已經四十四歲,杜甫很崇拜李白,整天和李白一起瞎折騰,給他寫了很多的詩,著名的《贈李白》就是這個時期所作。離別時李白也贈詩杜甫《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》。



            長安十年

            747年,杜甫前往長安參加人才選拔考試,當時正值李林甫當權,李林甫嫉賢妒能,所有參加選拔的均未被選上,杜甫也不例外,再次遭遇失敗。

            屋漏偏逢連夜雨,杜甫的父親此時去世了,生活一下子變得糟糕起來,沒有工作,只能依靠賣藥、陪貴族宴游維持生計。

            此時,皇帝要進行祭祀活動,杜甫冒險往延恩匭里面投遞三篇賦,其中《大禮賦》受玄宗賞識,名聲大噪,杜甫被放在集賢院等待安排官職,可惜李林甫從中作梗,一直待制。

            仕途不得志,杜甫將視角轉向民間,才有了極具轉折意義的詩句《兵車行》、《麗人行》。

            755年,被任命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,看管倉庫的一個職位。



            漂泊流亡

            755-763年,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,為了躲避戰亂,開始流亡生活。流亡過程中被胡人俘虜,帶回長安,安祿山被殺之后,逃出長安,前往肅宗所在的鳳翔,肅宗大為感動,讓杜甫擔任左拾遺。

            757年,長安被收復,杜甫隨肅宗回到長安。杜甫后來因為直言進諫,被貶華州,后因對政治失去信心,辭官舉家遷往秦州,又遷居同谷縣,后又遷往成都。途中作“三吏三別”。



            成都草堂

            760年春,杜甫到達成都之后,因為有嚴武照顧,修建草堂,度過了相對美好的幾年時間,期間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句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《江畔獨步尋花》等等。

            嚴武被調回長安,成都發生叛亂,為躲避戰亂,杜甫隨即又前往梓州。

            764年,帶著妻子到了閬州,途中,聽聞嚴武回到成都當節度使,杜甫輾轉之后又回到成都,在嚴武的幕府中工作。

            765年,嚴武去世,杜甫沿著樂山、宜賓、重慶、忠縣、然后到龍興寺,最后到達夔州。

            杜甫在夔州身體已經很不好了,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,一路漂泊,最后落魄到在漁市賣草藥為生。

            770年,潭州戰亂,杜甫在湘江的舟中去世,享年五十九歲。


            CONTACT US
            • 地址:陜西省榆林市航宇路文昌集團
            • 電話:0912-3880113
            • email:[email protected]
          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