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progress id="zd43m"></progress><samp id="zd43m"></samp>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zd43m"><strong id="zd43m"></strong></menuitem>
        2. <tbody id="zd43m"></tbody>

          1. 文化動態

            【文昌讀書會第109期】中國人的人文精神!

            2023-02-03 425

            107.jpg


            中國人的人文精神

            《中國人的人文精神》是著名哲學家樓宇烈先生六十年的哲學思想精髓,從哲學、宗教、國學、人格、精神等維度梳理中國文化,以寬廣的全球視野講述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。

            樓宇烈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虔誠守護者。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教授、博導,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,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,著有《老子道德經注校釋》《宗教研究方法講記》《中國的品格》等。

            Part.1人文精神的基本概念

            人文,《周易·賁卦·彖傳》:“剛柔交錯,天文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,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”人文就是“文明以止”,用文明讓我們知道應該停在什么地方,站在什么地方,在那個地方怎么做、怎么干。

            文化,以人文來化成天下。萬物分水火(有氣無生)、草木(有氣有生)、禽獸(有氣、有生和有知)、人(有氣、有生、有知和有義)。

            “文明以止”就是人的自覺自律。

            Part.2人文精神的深刻內涵


            上薄拜神教,下防拜物教

            神。“不見其事而見其功,夫是之謂神。”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“萬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養以成。”所以神就是自然的概念。

            知止。第一就是自我的認識,要自覺和自律。管好自己,不能放任自己,反思自己,協調身心關系,人際關系,達到和諧。

            心術。不惑于外物,謂之正;受于外物,謂之不正。要下防拜物教,防止受到外物的干擾,被外物所牽制,影響自己的本心。

            物質。物質是短暫的,人生要知足常樂。“爭則亂,亂則窮。”以“禮”來教化民眾,守住界限,“使欲必不窮于物,物必不屈于欲。”讓世界天地萬物跟人達到平衡。

            荀子。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;提出國富、兵強、民裕的社會思想;孕育了法家;譚嗣同評價:中國二千年之學,旬學也。

            Part.3人文精神的生活啟示

            安身立命

            安生,讓生命得到保障;立命,在社會上站得住腳。通過學習傳承自覺自律地管束自己的人文精神,蓄德以安生,修身以立命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從心所欲,而不逾矩。

            讀書的方法

            “死讀書,讀書死,讀死書;活讀書,讀活書,讀書活。”讀書是為了解決你心里的問題,真正解決你的問題,“遺文以得義,忘文以了心。”

            教育的根本

            教之以愛,育之以禮,啟之以智,導之以行。懂得感恩,有感恩之心。

            人生的態度

            樂知天命、無憾無怨。

            Part.4人文精神的好書推薦

            中國人文經典書目—“儒道”經典:

            “三玄”:《道德經》《莊子》《周易》;

            “四書”: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;

            “五經”: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
            中國人文經典書目—佛教“禪宗”經典:

            “九經”:《金剛經》《法華經》《華嚴經》《阿彌陀經》《涅槃經》《維摩詰經》《圓覺經》《楞嚴經》《六祖壇經》;

            “三論”:《中論》《成唯識論》《大乘起信論》;

            “一錄”:《大乘起信論》。

            CONTACT US
            • 地址:陜西省榆林市航宇路文昌集團
            • 電話:0912-3880113
            • email:[email protected]
          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